臂神經叢重建手術 讓手臂重新開機

2016-01-31 13:46

30歲的黃先生,在7年前車禍後昏迷不醒,住加護病房一個月,醒來後發現右手完全沒有知覺,當時的主治醫師表示因臂神經叢拉扯到受傷,只能靠復健來看看是否有機會能好轉。黃先生出院後便開始進行復健,並同時上網找臂神經叢相關資料及到南部各大醫院求醫,然而得到的結果不但網路上可以找的臂神經叢資料相當少,南部各大醫院的醫師也都表示無法治療直接退掛號。黃先生開始感到絕望,甚至一度有想自殺的念頭。但此時,擔任護理人員的妹妹介紹他到義大醫院神經科許世斌主任就診,許主任看到此狀況毫不猶豫將轉黃先生轉給杜元坤院長,杜院長診治完後馬上說:「可以,我能夠讓你的手可以再活動,也能讓你拿東西。」黃先生在絕望中見了曙光,馬上接受臂神經叢手術並且手術非常的成功,黃先生的手開始可以拿東西,幾年來陸續又進行肌腱移植手術,現在的右上臂已經可搬、推重物,生活上也都可以自理沒有問題,黃先生也表示:「我非常感謝杜院長,杜院長是我的再生父母,沒有杜院長就沒有現在的我。」

手是上帝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它可以穿衣、吃飯、寫字、蓋高樓、建橋樑,為人服務,但是有時候上帝也會給我們考驗,常是在經歷外傷後會覺得上臂無力或癱瘓,極大的上肢疼痛,頸椎神經根麻痛,肩臂刺痛,上臂、手或腕失去肌肉控制能力以及上臂或手缺乏感覺….等,就無法正常使用手來做原本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工作,而導致失眠、沮喪、失望,甚至不願與人交往溝通。

這樣的狀況就是「臂神經叢受損」。所謂的臂神經叢,就是由我們人體的第5、6、7、8對頸椎神經及第一對胸椎神經所構成的複雜神經叢構造,人體所有的上肢動作與感覺神經,完全由臂神經叢所控制。在臨床上,臂神經叢受損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外傷性臂神經叢損傷,大多是由嚴重的外傷引起,例如車禍或是從高處摔落;另外一類是孕婦生產過程所引起的胎兒臂神經叢受傷,出生嬰兒會因為產程不順利而產生臂神經叢損傷。

臂神經叢的治療一直是外科醫師最大的挑戰,因為臂神經叢受損後相當難進行修補,由於神經受傷範圍大,神經叢分佈複雜,神經斷端結合的困難度非常高,且難以界定受損後神經斷端是否組織健全足以再生。即使神經叢接合,因神經受損處與所支配的肌肉群距離遠,至少需要一年到三年以上的復健才能正常運作,但通常此時肌肉群已產生嚴重的萎縮,無法恢復。

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教授使用他個人在世界首創的手術方式,輔以精密的儀器並在放大視野的顯微鏡下,進行臂神經叢修復或組織移植手術,可以使病人能達到至少八成以上的滿意結果,至今進行超過1500例的成功案例並發表國際論文數十篇,且編寫美國的神經重建教科書,並榮登世界外科院士及國際外科先驅英雄榜,亦擔任亞太手外科理事長及世界手外科臂神經叢協會理事長,因此吸引許多外國病人前來求醫,也讓許多國外醫師來義大醫院取經。這些外國的醫師並不乏教授及主任級名醫,甚至是美國、中國及韓國的院長們不遠千里到台灣向杜元坤院長學習臂神經叢修復手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杜院長的論文是目前世界上針對頸椎神經轉移重建臂神經叢的七百多篇論文當中,唯一一篇前瞻性最高研究證據的論文(2014、2015),並把台灣的國旗插在國際一流期刊的世界地圖上。而杜院長獨創的〝三重多功能神經肌肉移植〞,更是讓義大醫院成為世界唯一可以執行這種手術的醫學重鎮。

杜院長建議,若發現車禍或外傷後或是嬰兒出生後,手、肩及手肘不能動時千萬不要心存僥倖拖延治療,需馬上就診進行診斷與治療,最好是在受傷後或是生產後3~6個月的黃金治療期內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後病人要有耐心持續進行復健,並依病人狀況有1~5年不等的復原期,有些較複雜的病例則需要進行第2期或第3期的手術,以期達到更臻理想的肢體功能。此神經叢修復手術及住院均有健保給付,杜院長強調,這種在國外非常昂貴的手術,在台灣則可以由健保來支付費用,實在是民眾在受傷後不幸中的大幸,目前台灣的骨科界唯一只有在杜院長領導的團隊(包含曾梓銘醫師、鍾子駿醫師、楊淑媛護理師及蔡依蓉復健師(博士) )有在進行這樣重建的治療,病人的滿意度非常高。

guest
0 路過留言
內嵌反饋
檢視所有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