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捷運黃線開發帶來的新契機,也引發居民對環境與生態的關注。市府日前提報的澄清湖運動休閒園區都市計畫變更案,二度送內政部都委會審議,於抗議聲中修正通過。此案包含將部分滯洪公園改為建地,為澄清湖球場及周邊帶來交通與商業發展,但也伴隨生態破壞與洪災風險的爭議。
公民團體憂心生態與淹水危機
包括高雄愛樹人、森林城市協會等多個公民團體日前北上抗議,表達對滯洪公園改建的不滿。他們指出,小貝湖滯洪公園約1公頃的空間將改為建地,可能削弱原本的蓄洪功能,使周邊10萬居民面臨更高的淹水風險。抗議強調,鳥松濕地公園是市區少見的生態綠地,全變建地後將成水泥叢林。
高市府:交通與防洪同步提升
高雄市運動發展局表示,都市計畫變更是為因應捷運黃線開發,該線將在澄清湖棒球場南北側設置Y3、Y4兩站,方便民眾至長庚醫院就醫並提升球場周邊交通便利性。此外,現有農田雖無滯洪功能,改建後蓄洪量可提升至6萬噸,將提高周邊防洪安全性。
運發局指出,該計畫核心為建構「複合型永續運動休閒園區」,整合運動科技、運動醫學及周邊湖景資源,並規劃運動、休閒與商業設施的捷運聯合開發。市府強調,未來園區不僅能提升澄清湖棒球場的國際競爭力,也能為鳥松、鳳山帶來多元化發展,兼顧居民生活與經濟效益。
捷運聯開與國際級球場發展
澄清湖棒球場自1999年啟用至今,雖是南部唯一能舉辦國際賽事的A級棒球場,但過去缺乏大眾運輸與商業服務機能,長期發展受限。此次都計變更將擴增相關設施,未來透過捷運聯合開發,不僅能改善交通,也能滿足周邊居民休閒娛樂需求,帶動整體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