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講堂》UCLA環境學者高市圖開講跨物種正義與敘事

2025-06-16 14:29
海澤教授於問答交流環節中,針對觀眾提出的本土環境議題展開熱烈回應,對於台灣讀者關注在地生態現象感到驚喜與感動,肯定現場觀眾對全球與在地永續議題的高度參與。(高市圖提供)

高雄市立圖書館於6月15日舉辦《2025城市講堂-國際講座》,特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文學研究特聘教授烏蘇拉·海澤(Ursula Heise)蒞臨演講。以「跨物種正義與敘事」為題,剖析人類與自然的倫理關係,並從文學與敘事角度出發,重新詮釋永續發展的文化想像。

本次講座由高市圖主辦,與國立中山大學「高教深耕|共學·實踐計畫」合作舉辦,並採中英逐步口譯進行,促進跨文化與公共知識的多元交流。

環境人文學指標學者 分享「生態世界主義」

海澤教授為國際環境人文領域的重量級學者,2024年榮獲被譽為「環境諾貝爾獎」的西班牙BBVA基金會「生態之愛獎」(Biophilia Award for Environmental Humanities),表彰其在永續敘事、保育行動與文化外交上的貢獻。

她提出「生態世界主義」概念,致力於打破西方中心觀點,串連全球環境經驗與文化記憶,主張結合藝術、科技與人文視角,理解非人類生命的處境與權益。她認為,當前生態危機的因應不應止於政策或科技層面,更應從文化敘事中尋找出路。

深論敘事權與倫理關係 跨界對談聚焦物種共生

講座由前科技部國際司司長黃心雅教授主持,並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梁一萍教授擔任與談人。現場以對談方式從小說、影像、報導等敘事實踐出發,延伸至「誰有說故事的權利?誰能成為正義的主體?」等議題,引導大眾重新思考人與非人類生命間的共存關係。

高市圖倡議公正轉型 圖書館成為永續知識平台

高雄市立圖書館館長李金鴦指出,圖書館作為城市文化核心場域,有責任引介具國際視野與前瞻性的議題。高市圖正積極以「公正轉型」與「淨零碳排」為目標,成為全國首間進行碳足跡與碳排調查的公共圖書館。

她表示,透過此次講座的國際交流與在地合作,體現圖書館作為公共知識平台的角色,也為市民創造與世界對話的機會,搭建跨文化與跨物種的對話橋樑。

敘事即行動 從閱讀到實踐的永續啟發

從環境政策到日常生活,從小說書頁到棲地保護,每一個敘事都可能成為改變的起點。高市圖期望透過本場講座,鼓勵市民以創意、倫理與想像力回應當代挑戰,讓知識成為連結城市與世界、生命與正義的橋梁。

「2025城市講堂-國際講座:烏蘇拉·海澤教授《跨物種正義與敘事》」由高雄市立圖書館主辦,與國立中山大學高教深耕計畫及英美文學學會協助邀約與推廣,吸引眾多市民與學界人士踴躍參與。展現圖書館作為永續閱讀與跨文化交流平台的多元能量。(高市圖提供)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文學研究特聘教授烏蘇拉·海澤教授蒞臨高市圖,以「跨物種正義與敘事」為題,探討人類與自然、敘事與倫理間的關係,拓展市民對永續未來的文化想像。(高市圖提供)
本場講座由前科技部國際司司長黃心雅教授(左二)擔任主持,並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梁一萍教授(右一)擔任與談人,在與談環節,梁教授針對演講內容提出回應,並從跨文化觀點出發,補充多元觀察,深化對跨物種正義與敘事實踐的詮釋。(高市圖提供)
現場觀眾於問答交流環節中積極發言,其中青少年讀者針對台灣本土生態議題提出觀察與提問,展現年輕世代對環境與跨物種共生議題的思辨與關注。(高市圖提供)
海澤教授於問答交流環節中,針對觀眾提出的本土環境議題展開熱烈回應,對於台灣讀者關注在地生態現象感到驚喜與感動,肯定現場觀眾對全球與在地永續議題的高度參與。(高市圖提供)
高雄市立圖書館館長李金鴦(右一)呼應本場講座所關注的生態與永續議題,特別致贈講者海澤教授(左一)及與會貴賓以可堆疊海廢再生萬用箱、環保帆布袋等具環保理念的紀念品,象徵對多物種共生精神的支持與實踐。(高市圖提供)
講座結束後,講者海澤教授(左五)、高雄市立圖書館館長李金鴦(右五)與與會貴賓共同合影,留下珍貴紀錄。此場大合照不僅展現跨國學術與文化交流成果,也象徵對多物種共生與永續理念的集體回應與承諾。(高市圖提供)
guest
0 路過留言
內嵌反饋
檢視所有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