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玩具既好玩有趣,又融入環境教育、公平交易的精神?國立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合作,以低加工原則,將原本低經濟價值的小徑材、枝稍材,開發成適合學齡兒童的組合積木「失落的水晶」、「動物星球2」,利潤直接回歸林農之外,也教育孩童自小建立友善環境等概念。日前邀請家長陪同學童參與試做,反應相當熱烈,預計明年在全台各小學福利社鋪貨。
計畫主持人、創建系助理教授翁群儀表示,與農委會林試所是第3次合作,目的在創造學生表現發揮的舞台,為進入職場提早作準備,因此每次都會邀請校外民眾帶小孩組裝試玩,設計學生在旁指導、觀察蒐集顧客意見,改進設計更好的作品,參與設計學生包括李玲儀、黃詩雅、施筱涵、徐靖惠、陳韻文、曾芝盈。
翁群儀說,積木來源為台灣林農造林過程中鋸除的小徑材、枝稍材,原屬於低價值甚至廢棄物,但經過系上師生腦力激盪,分析櫸木、牛樟、烏心石、桃花心木、錐果櫟等樹種的質地特性,保留木質紋路原味,規劃設計出整套兼具故事趣味與教育性的組裝積木玩具,例如「動物星球1」、「勇闖怪獸島」、「綠野仙蹤」系列,題材豐富性不輸市售玩具。
計畫委託者、林試所林業經濟組助理研究員王培蓉指出,台灣林農型態屬小規模,面積多在2公頃內,尤其環境特性要長成具經濟價值的木材通常得花20年以上,所以除了造林補貼金外,再找尋其他誘因,包括創造「非木材林產物(Non-timber forest product)」商機,先輔導林農疏林疏枝產生的小徑材、枝稍材,利用秋冬農閒季節做成DIY組合包,再協助所屬產銷班推廣至全台小學美勞教育課,利潤直接回歸林農,呼應「公平交易」精神。
一般民眾不陌生的金線蓮、愛玉子、藤條、牛樟菇、檜木精油、紫杉醇,也都屬「非木材林產物」且高經濟收益,但多為大企業如藥廠與林農的契作,大部分利潤仍由企業賺取。
王培蓉肯定創建系師生設計水準,表示前兩代產品曾在宜蘭綠色博覽會、溪頭森林遊樂區設攤邀請遊客試玩組裝,獲得高度評價,甚至有遊客願意花1,500元購買,令他們相當驚喜,但仍朝著大眾化價格拓展市場,預計每份材料包售價在100元內,明年夏季前鋪貨至全台各小學福利社。